杨亭聪知道赵志兴到了平安洲, 冷酷的笑了。
不管谁给他的消息, 是好意还是坏意, 他都不管了。
重要的是, 他追着杀了几年的杨志兴, 自动上门送死来了。
他本来预备到最后跟朝廷谈判时告他个御状, 顺便替自己伸冤, 把赵志兴阴死。
如今却不用了。
他的身份就是伸冤成功,也洗不白了。总之,他的前程完了。
他从未奢望过, 仅凭这些泥腿子,就把朝廷推翻。毕竟眼下不是乱世,受灾的百姓也不过方圆几百里。
想让平安洲外面那些吃喝不愁的百姓跟着你造反, 做梦去吧!
杨亭聪对自己的定位很准确, 这次若是搞死了赵志兴,他就再次归隐。
他这些年可不是白混的, 光是户帖, 他就准备好几个。
他是孤家寡人, 走到哪里都能安家落户。
冯唐贾琏都被赵志兴排挤, 成了闲散人员。
这日, 贾琏收到了王子腾传回来的消息, 啸聚的佃户们已经知晓朝廷不准诏安的消息。义军的情绪很悲壮。
啸聚的佃户做好了拼死一搏的准备,许多村寨的水井都下了毒。
王子腾建议大军暂时不要进山围剿,先围而不剿, 不要贸然进村驻扎, 食用的清水一律自备。
王子腾传回消息,义军首脑并不在军中,而是藏在平安湖的水寨,与占岛为生的水匪结成了同盟。
如今有许多渔民农民投奔水匪,水匪有壮大趋势。
最恼火是,这些水匪跟渔民混杂,根本分不清楚谁是水匪,谁是渔民。
平安洲卫所就曾经多次围剿,都无功而返。
贾琏把消息转给了冯唐,冯唐马上转交西宁王。只可惜,副统帅赵志兴,根本不相信这个消息。
他手下探子回报,义军首领就在城外五十里的二王山。
赵志兴以为,只要把义军首领斩首,就可以瓦解这支揭竿的匪民。
西宁王虽是统帅,但是,赵志兴是皇帝的亲信,他不得不采纳他的意见。
西宁王最终决定,抽调奉圣军的骁骑营,紫旗军的□□营,先清剿平安湖水匪。
既然义军隐匿行踪,水匪有迹可循,那就先行剿灭水匪,免得水匪与农民军互为犄角。
赵志兴则信心十足,他率领手下锦衣卫与预备队共四百五十人,子时开拔,向二王山挺进潜伏。
冯唐与贾琏则被被接触指挥权,奉命看守剿匪大本营。
西宁王与赵志兴分头开拔之后,贾琏向冯唐请示外出探听消息。根据图标,在城西十五里与王子腾合会。
王子腾得知西宁军出兵平安湖,赵志兴攻打二王山,摇头叹息:“指挥官不能齐心协力,这剿匪只怕要剿上好几年了。”
他又问道:“冯将军在作甚?他为什么不反对?大军初来乍到,佃农却祖祖辈辈住在这里,除非他们自己列队出来跟我们打阵地战,像如今这般藏起来,根本没办法寻找。强龙难压地头蛇,这个道理他不懂吗?”
贾琏道:“西宁王耳根有些软,赵志兴传达陛下口谕,责骂冯将军妇人之仁,命西宁王接管奉圣军。冯唐将军带出来的两千人马都交出去了,如今已被搁置了。小婿也被免除了指挥权。不过,我借口我的营队是攻城部队,没交出去。骁骑营,□□营,跳荡队,预备营,斥候营,都交了。辎重也被接管了。我眼下跟冯将军就是吃闲饭。”
王子腾颔首:“自从我得知陛下拒绝诏安之后,已经给陛下上了密扎,那些义军其实就是因为灾荒交不起赋税,关成仁这个狗贼,不仅不通报朝廷救济灾民,反而抄家抵债,逼迫人家卖儿卖女上税。遇到这样的事情难免冲突,佃户对官府有怨气在所难免。
“那些佃户没饭吃,活不下去,又被有心人挑唆糊弄,脑袋一热,就抢了大户与富商。事情出来了,关成仁跟黄兴民又想镇压,把事情摁住。卫所为了掩盖罪行跟关成仁沆瀣一气,派兵抓丁拉夫,抓捕人家大姑娘买进青楼,后来得知有人进京告状,竟然灭口屠村。
“黄兴民肯定要千刀万剐。但是,陛下自以为统治的天下是朗朗乾坤,锦绣河山。如今激发民变,却不想承认他统治的天下,竟然犹如前朝一般激发农民起义。陛下怕青史书写他官逼民反,死扛着不诏安,反而派兵镇压,想要把事情摁下去。
到如今,雪团越滚越大,从前没有啸聚的村庄也因为藏匿亲友,支持粮草,而变成朝廷的敌人。这般搞下去,平安洲方圆千里只怕要变成废墟,鬼蜮了。“
贾琏不免疑惑:“难道不是三叔您上书朝廷剿灭叛贼?”
王子腾笑言:“我提议是先收回被占领的县府村镇,再陈兵威慑,整饬卫所,杀贪官污吏,赈济灾民,安抚民心,双管齐下,平复起义。可惜,陛下把我的密折留中不发,只公开平安洲民变这一点。大约还是觉得泥腿子没本事,好欺负,想要杀人立威吧。为清剿海疆北疆壮声势。为此竟然两次增兵,闹得如今民怨沸腾。我都不知道陛下该如何收场了。”
贾琏很担忧:“陛下是愤怒他们杀了朝廷命官,七品县令主簿也是朝廷命官了。这些佃户说杀就杀了。陛下并不知道那些县令如何作恶,但是他却知道朝廷命官被人砍了。还有几个卫所的千总百户,这都是朝廷命官。杀来杀去,眼睛都红了,还谈什么和谈?如今闹成这样,大约只有一条路,那就是干到底,要么义军投降受死,或者杀光为止。”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喜欢红楼之王熙凤请大家收藏:(www.papazw.com)红楼之王熙凤爬爬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